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任何關系中,都不要談“犧牲”發表時間:2019-07-14 11:04 警惕關系中總把“犧牲”放在嘴邊的人;在關系中談“犧牲”,其實是一種勒索。很多人,不管在戀愛中還是婚姻里,都把“犧牲”掛在嘴邊。但你會發現凡是在關系中不斷強調自己做出了多少“犧牲”的人,可能都不幸福。01強調“犧牲”,其實是一種綁架A女和B男在一起的時候,兩人還在上大學,A女先喜歡上B男,朋友一撮合,倆人就在一起了。在一起之后男生對女生盡心盡力,打工賺來的錢都給她花。女生還是比較珍惜的,畢竟找一個真心寵自己的人不容易。談戀愛談了一段時間,兩人順理成章地開了房發生了關系。之后A女的態度就開始越來越猖狂,仿佛索取一切都更理所當然了,只要B男做了哪些沒能讓她滿意的事情,她就會說:“我把第一次都給你了,你竟然這樣對我!”或者:“你要了我的第一次,現在你卻這樣!”B男覺得莫名其妙,但是這件事情比較敏感,他又不好直接和A女對峙。男人心里很明白,如果這么說,會讓A 女感到很受傷,所以面對A女的刁蠻,他也一直忍耐。但是關系中就是這樣,任何一方如果違心地忍耐,總會有爆發的一天。A女習慣了只要B男哪里做得不到位,就和B男提分手,B男自然要挽留。但是這一次B男忽然覺得很累,干脆說:“好吧,那就分手吧!”然后A哭著苦苦哀求B男,說自己以后再也不胡鬧了,求他離開那個女人跟自己和好。B男覺得畢竟兩人有感情基礎,而且從沒見過A女這樣哀求自己,當然一下子心就軟了,并和A女復合。但是復合之后,A女又開始不斷地強調自己為他犧牲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受了多少苦,因而B男必須對自己更好,才能夠補償。這樣做的結果當然可想而知,過了不到半年,B男終于忍無可忍,頭也不回地離開。那些強調自己“犧牲”的人,總是遇到這樣的下場,他們通常都會被拋棄。而被拋棄之后還會變得很可憐,到處去和別人說,自己付出了多少,對方是多么忘恩負義。實際上,所有強調自己為對方“犧牲”的人都是索取者,甚至是勒索者。當他們感到或者害怕伴侶對自己的愛和付出達不到自己心中的理想標準時,便用道德綁架伴侶。但其實沒有人強迫他們做什么,一切都是他們自愿的。不僅是在情感關系中,在朋友關系和工作關系中,也是同樣的運作方式。02什么樣的人會強調自己的“犧牲”?任何在關系中強調自己犧牲的人,通常有這樣幾種:一種是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東西可付出的人。為了得到“好處”,或者為了不讓對方發現自己實際上不如對方,為了讓對方繼續和自己在一起,也為了給自己的索取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們就強調自己的“犧牲”,甚至編造出根本不存在的“犧牲”。而且這樣談自己的“犧牲”,其實是一種催眠,有時候真的是越說,越是自己都信以為真。上面例子中的A女就是這樣的。另一種是喜歡對方比對方喜歡自己多。隱隱感到對方和自己在一起略有勉強,或者至少對自己不是那么滿意,感到為了維系這段關系,自己付出得比對方更多。當然,很多時候這種付出并不是對方要求的,而是ta為了得到對方的愛而主動付出的,結果對方沒有以這個付出者滿意的方式回應,或者ta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應,于是先發制人:“你看我付出了這么多,所以你必須對我好。”還有一些人一開始為了讓關系更好,為了表現出自己非常慷慨大方,因此為對方付出了很多,或者忍耐了很多自己無法忍受的行為。這種付出和忍耐其實完全超出ta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但是為了當一個“好人”,他們默默地繼續原先的行為。直到有一天他們感到自己已經變得完全不像是自己了,感受到巨大的悲傷和無力,十分后悔當初的選擇,因此想找一個人去責怪,以尋求平衡。殊不知只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去不斷覺察和探索自己的邊界和限度,才是真正的改變之道。03怎樣避免情感上的“被綁架”那我們如何避免情感上的“勒索”以及“被勒索”呢?那些強調自己付出和犧牲的人,他們有兩個最大的問題。首先是不愿意承擔自己選擇的后果,把責任推給別人。他們傾向于認為自己之所以是今天的樣子,都是對方造成的。但是就像前文中所講過的,如果你把自己的不幸福歸咎于對方,就永遠不會真正反思自己為什么會走到今天這一步,自己是做錯了什么樣的選擇或者做了什么事情導致后面的一切發生。如果我們把責任全部推給對方,也就是默認了我們自己的無力,因此如果要改善我們的生活,唯有對方改變。但是如果對方不改,我們就會一直痛苦下去。所以這時候,請你問問自己:“我當初付出那么多,是怎么想的?我是為了得到什么?”記得,你不是傻子,你不會在看不到任何好處的情況下不斷付出的,所以如果你真的付出了很多,那你一定是心中曾經認為自己可以得到某種好處。那么你想得到的好處是什么?然后再問問自己:“付出多少對我來說就開始不舒服了?我應該在付出到什么程度的時候就停止?在我的關系當中,當伴侶的付出就是現有的程度,我付出多少讓我覺得是平衡的?”其實我們過度付出導致感到自己犧牲了很多,就是沒有及時地停下來感受自己,去看看關系的平衡在哪里。有時候也是出于如果自己不再付出那么多,有可能會失去關系的恐懼。但是請你明白,如果一段關系只有通過你過度付出才能維系,那真的不是一段滋養的關系。讓人消耗的、不滋養的關系,早晚會結束。第二個問題是,有些人希望對方給自己多一些,歸根結底是認為自己不夠好,希望通過對方超出一般的忍耐和付出才能在關系中有值得感。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永遠不盡人意,因為關系中的值得感是通過付出得到的,反而越是索取,越是覺得自己沒有尊嚴、不值得。因此如果你覺察到了自己是因為想要證明自己值得而索取愛,那么請你先去想一想,我能給對方貢獻什么。當我們能夠給別人的越多,我們就會覺得自己越好,價值感就越高。04相互滋養的關系里沒有“犧牲”那些因為伴侶總是強調自己的犧牲和付出而“被勒索”的人,其實也是有軟肋的,也是由于他們的助長,對方才能越發猖狂。這也適用于何種工作與合作伙伴關系。他們的軟肋有三點:第一點是特別害怕失去關系,不敢為自己站出來,于是不斷妥協、妥協再妥協。第二點是特別需要面子上好看,想做一個好人,希望不欠任何人,不愿意背負內疚感,因此也不愿意撕破臉把真實的感受告訴對方,他們在生活當中通常是習慣于討好的人。第三點是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歡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容易自責。這就讓他們和“情感勒索者”配成了一對,勒索者不愿意承擔責任區反省,總是責怪別人,而“被勒索者”自然地非但沒有去反抗責怪,反而還真的去反思自己的行為,認為自己做得可能不夠好。遇到這樣的情況,容易遭到情感勒索的人一定要明白,自我反省是很好的,但是過度的自責和內疚也會傷害關系,因為這時候你的付出已經不是出于愛,而是出于一種義務或被強迫的感覺。當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態付出,接受的人感覺也會很不好,因為他們感受不到很多的愛,因此有可能更多地索取,所以實際上你的付出反而喂養和助長了一個負面循環。其次,面子上的好看當然重要,但是真正的好看是不懦弱,不卑躬屈膝。你可以問問自己,我愿意自己在關系中是什么樣子?我喜歡什么樣的自己?是委曲求全、軟弱無能、常常被人逼到墻角的自己,還是即使有時候說話會傷人,會制造沖突,但是并不害怕說出真相,說出來的話也是有力量的人?請你時刻記得,如果一段關系只有通過你的過度付出和委屈求全才能維持下去,那這段關系真的不是一段值得你去繼續付出的好關系。一段好的關系,一定是相互滋養的。作者:黃騏文章及配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后記所以,在任何關系中,都不要談“犧牲”。一旦你認為自己犧牲,就是掉進了受害者的角色。是一種情感上的勒索,是以愛的名義勒索。為了停止這樣的勒索,被勒索的人必須學會說“不”。只有他們停止喂養和助長這種行為,持久、平衡和真正幸福的的關系才能成為可能。愿我們都在愛和關系里不斷成長。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關于這方面的相關信息,可聯系小編15078805124(同微信)辦公地址:南寧市民族大道63-1號歐景庭園12單元心翔心理電話:0771-3307905心翔網站:http://www.gxps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