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_核酸“減碼”后如何治愈心理創傷?對話心理學專家

發表時間:2022-12-15 17:14作者: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南寧心理咨詢中心
圖片

不同群體之間如何心理互助?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能做什么?


“現在所有這些情況都是新的情況”


新京報:近段時間,各地出臺優化措施,在回歸日常生活的同時,也有一些人出現了短期不適應的心理。我們怎么理解當下新出現的一些心理狀況?


徐凱文:首先我想說,在所有這些情況都是以前沒遇到過的,不一定有很成熟的應對方法,這是一個基本前提


第二,這場疫情在我看來是一個嚴重的集體創傷,它打破并改變了人們習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和他人連接的方式。


第三,目前大家的心理和情緒的反應,不僅僅是對于現實情況的反應,也是對三年來積累的各種負面情緒的一個結果。比如說一點都不焦慮分值是0分,崩潰是100分,那疫情前可能我們已經有60分,現在變成80分,是個累積的結果。


在原來已經焦慮水平很高,甚至有一些抑郁傾向的情況下,遭遇新的挑戰,新的情況,會出現不適應。我們的反應為什么有的時候比較偏激或者有些反應比較強烈,好像是非理性的,就因為它不僅僅是急性的創傷和應激,也是長期的慢性的創傷和應激


圖片


柳少艷:就上海來說,大家從3月份到現在經歷了很多,我個人感覺大家適應變化的能力已經提升了。


焦慮是我們每個人面對這種不可控環境時都會產生的情緒,其實關鍵在于第一步我們要認識到有這種情緒,然后接納這種情緒,允許這種情緒存在,不和它對抗。我們不要想著我不可以焦慮我不可以緊張,這樣反而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然后要知道在這樣的情緒引導下,我們會意識到去做點什么來面對這個環境。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來保護我們自己。比如說要戴好口罩,勤消毒,勤洗手。


情緒是有一個度的,適當地緊張和焦慮,就會讓我們動起來,去做一些事情。但是過度了之后,情緒太強烈的話,就被這個情緒淹沒掉了,可能會把整個人凍住。


這個時候需要做一些放松,比如深呼吸,快速穩定情緒,或者用一些冷水刺激,讓自己的理性部分能夠恢復,讓自己情緒的強度降下來。包括正念冥想、瑜伽等等,這些都無效的情況下,就需要藥物干預了。


圖片


新京報:如果我們確診了新冠陽性,心理上我們會面臨什么狀況,如何應對?


徐凱文:最近這兩天我有兩個同事就被感染了,陽性了,但是沒有什么癥狀,被感染,心理上還是有壓力。我覺得一方面在最開始的時候會有否認的心理,因為沒有癥狀,而且之前核酸都是陰性,起初我們會不太愿意接受這個事情。


另外,會擔心影響家人影響自己的孩子,這個影響不僅僅是體現在我真的生病了,而且是在于它會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態,它會影響到和我們密切接觸的人,比如孩子、老人。包括可能也會擔心被排斥被嫌棄,這些方面都是新的焦慮和壓力的來源。


這個時候,我們身邊所有同事都去支持他。一起幫他買藥,安排地方隔離,聯系醫療資源,總之這種社會支持特別重要。但是這個社會支持跟其他的災后救援不一樣,你去幫助他本身這個行為可能會使我們自己受感染,所以無論是感染者還是身邊支持的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壓力。但是互相撐一把,仍然是有效的。



科學事實縫合人們立場上的裂痕


新京報:當下,人們對新冠感染者康復的文章,奧密克戎致重癥率等科學數據有了更多關注,看這些文章和視頻是否對我們的心理有所幫助?


徐凱文肯定是有幫助,但應該是基于事實的嚴肅科普,不夸大也不隱瞞。比如感染新冠后幾天能痊愈,有科學的平均數據,但也會有特殊個案,我們要實事求是地接收這些知識。我跟我新疆的學生直播連線,她感染過新冠,也確實經歷了痛苦的過程,她沒有打疫苗,所以她花了20多天才轉陰,也進了方艙,她的先生可能四五天就好了。只要你前期了解了每個個體康復的周期不一,在充分掌握這些科學信息的情況下,你就會有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


一定要給公眾傳遞科學的權威的信息。每個人都不要從立場出發,比如說我希望放寬措施,所以我就只想它輕微的好的那一面;或者我贊成繼續封控,我就反復強調重癥。需要有大樣本量的數據事實來縫合人們立場上的裂痕。




未知中仍有可知的趨勢


新京報:心理專家同時也是疫情下的當事人,你們自我應對的方法中有哪些是普通人可以學習的?


徐凱文:用一些認知的方法,比如說我現在就考慮最壞的情況發生的時候怎么辦,當我們知道最壞的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有辦法應對,能夠接受,那么我們的焦慮和抑郁的狀態會好很多。


我們現在都有一些廣泛性焦慮的癥狀,就是我們對沒發生的事情有過度的擔心和恐懼。他在焦慮什么呢,他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么。或者說他焦慮的那個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


比如說,你覺得你現在所住的房間,突然倒塌的概率是多少?你把時間放得足夠長,這個樓倒的概率可能是百分之百,但是下一秒鐘它倒的可能性有嗎?也有,但是是一個小概率事件,那我們有沒有因為害怕倒塌而不敢在里面正常居住呢?


所以我們說人的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準是,忽略小概率的危險。


如果它真發生了我也做好了準備去應對,我準備好了藥,如果我陽了,我該進醫院進醫院,我該隔離就隔離,但就算我做了所有的事,它還是有一定的概率成為重癥,甚至死亡,但是誰能夠保證明天一定活在這個世界?


柳少艷通過觀察自己的身體來觀察自己的情緒,比如說我是不是心跳加快了,我是不是肌肉緊張,我是不是出汗了,我是不是頭皮發麻了,當出現這些狀態的時候,說明我在緊張、我在焦慮。要對自己的情緒有覺察。


我會推薦正念冥想。正念其實它指的是活在當下,專注于當下,對昨天發生的事情我們沒辦法改變,那么明天的事情其實我們也沒辦法掌控,我們就圍繞今天的事情,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可以做什么,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更幸福。正念冥想是需要不斷地去練習的,它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雖然它不是萬能的,但這種訓練可以降低焦慮患者的焦慮水平。其實,保持內心平靜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持續地覺察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持續地練習,是有可能提升自己內心世界的穩定性的。


圖片


新京報: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后,未來將會出現什么情況,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面對未知,我們在心理上能做什么準備?如何自我疏導?


徐凱文:我也是醫生,至少我所受的教育對病毒的認識是這樣的:它一定是會長期存在的,這肯定也不是人類遇到的最后一場疫情。


所以從科學、從人類和病毒關系的歷史上來說,總的大趨勢肯定是緩解的,它并不是一個不可知的情況,但是它什么時候能結束這件事情是不可知的。


目前來說每天新增的感染人數仍然是一個沒完沒了的狀態,從我的角度,即便疫情不能夠徹底結束,我也能正常生活,盡可能地正常生活,就是說我不能把我保持身心健康建立在疫情完全控制住的前提下。否則你會不停地挫敗,會反復地挫敗。


我覺得這場疫情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不確定的,所以要接受這個不確定性,順其自然,為所當為,該干什么干什么,讓我們的生活繼續前進就好


圖片

內容來源:新京報 | 記者 朱清華


END


2023一起學習心理學成為自己的心理學家——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可享有專屬福利

免費試聽:可申請課程試聽名額

圖片

現報名課程,參加2023年5月份的考試!

圖片


圖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国产嫩草 |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京东|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地址|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 99在线热视频只有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快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91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