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南寧心理咨詢_卡普曼三角 | 親密關系中,我們總在無意識扮演固定的角色

發表時間:2022-12-02 16:10作者:南寧心理咨詢中心來源:南寧心理咨詢中心

親密關系中兩性之間的問題是沒有公式的,

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沒有哪一種方法可以適用于所有人。

不過,雖然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

但還是有一些原則是共通的。


卡普曼三角(即“受害者”——“拯救者”——“迫害者”)游戲,

是我們經常會在親密關系中無意識扮演的三種角色。



圖片

覺察到我們和我們選擇的配角
不停地在這三種角色中轉換,
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以下處理親密關系原則。

圖片


01
我們在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你覺得伴侶在迫害你,不管是用攻擊、批評、責怪、嘲諷或其他的方式,那么請仔細地聆聽伴侶對你說的話:有什么是你心里的批評家沒有說過的嗎?

如果伴侶是拯救者,那么TA給你的忠告,有什么不是這么多年以來你沒有告訴過自己而又拒絕了的嗎?而如果TA扮演的是受害者的角色,那么你難道不覺得對方和你自己——即使是很久以前的、早已被遺忘的小時候的你——很像嗎?

是不是你無法接受的那一部分自己,在很久以前被你埋葬,現在卻反映在TA的身上呢?

在所有挑戰中,“受害者監牢”的三個層面都會存在,他人會扮演你戲劇三角形中的配角。

有時候你會扮演迫害者,用理直氣壯的憤怒來攻擊伴侶;
有時候你會分飾拯救者和迫害者兩角,試著用“野蠻的愛”把你的受害者伴侶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或者你也可能扮演拯救者,盡一切力量去鼓舞你的受害者伴侶;
有時候你會變成受害者,向你的拯救者伴侶求救,但伴侶突然失去了耐心,轉換成迫害者的角色;
還有些時候,你扮演的受害者會一面求救,一面卻又拒絕接受幫助。

如果檢視一下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表達自己的方式,我們就會發現,三者之間可能發生的互動情形,有數不盡的排列組合。

但如果我們能了解,監牢中的這三個角色都是我們內心所創造出來的,那么我們就會不再扮演受害者。

因為,我們自己就是問題的原因——是我們的靈魂往前邁進了一步,所以讓現狀起了大變動。

然后我們就可以選擇,是不是要繼續玩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游戲,而讓問題繼續存在。


02
要解決問題
必須先跳脫問題的框架

榮格常說:問題不能被解決,但人可以成長而超越問題。

親密關系中我們有時會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我們以為自己可以想出辦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但事實上,拯救者本身也是問題的一部分。

因為這樣,我們會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受害者存在,他們如果得不到幫助,就沒辦法突破自身所受的限制。這等于否認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可能性——每個人的心中都已經擁有他們所需要的所有事物。

我們需要知道,拯救者只不過是受害者所創造出來的人物。創造拯救者的目的:是為了逃避痛苦、感覺自己很重要,以及得到“正面”的感覺。

拯救者的存在,恰好能與迫害者及受害者的負面特性產生互補的作用。所以,拯救者是為了應付問題才產生的,因此他永遠只是問題的一部分。他會四處尋求答案,但他能仰賴的只有舊的“知識”,所以他依賴的是過去,而不是當下的決斷。

除了問自己之外,我們必須另外打開一個知識來源,才能學會正確的處理方式。面對所有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都一樣。問題不能夠解決,是因為我們在非常有限的知識來源中尋找答案,卻不懂得運用我們的想象力和直覺來突破問題的框架。

只依賴舊有的知識,人們永遠沒辦法成長——唯有吸收新知識才能成長。

我們會發現,每次經歷過問題之后,你都能學到一些重要的東西,生活也變得更豐富了。

也許你變得更自信,更聰明,學會相信生命,或是發現了自己的一項天賦。如果你沒有得到(其實是不懂得珍惜)這一份禮物或寶貴的經驗,往往是因為這個問題讓你失去的事物,是你不肯放棄的(這種現象最常見于失去了至親的人身上)

如果問題會讓我失去些什么,而我卻不愿意放棄,那么我就會對抗;而對抗,就會耽擱我得到靈魂贈禮的機會。如果事情這樣發展,那么我就只得受苦了。

遇到問題時,我們總是習慣于用憂慮、緊張、恐懼、慌張,或是完全的恐怖來面對。恐懼的反應帶來的則是掙扎、疑惑、拖延,以及抗拒問題。

這樣一來,我就會耽擱許多時間才能解決問題。然而,如果心中能將精神集中在即將得到的禮物上,就能產生希望和信任,它們會安撫我的恐懼,讓我用有效的方式來處理問題,而不受迫害者或拯救者的影響。


03
人都有能力
為自己遇到的問題100%負責

有時候你可以借由與伴侶分享同一個位置,假造出親密的感覺。如果跟伴侶分享的是受害者的角色,你們就會創造一個共同的迫害者;如果想兩人一起扮演拯救者,你們就找一個受害者來讓你們拯救;而如果想一起當迫害者,你們只要找一個代罪羔羊就成了。

但是,害人終害己,受害者的監牢終究還是會傷害到你們的親密關系,而假造的親密感會消失,讓你們不得不面對彼此。

受害者的監牢就是為了阻撓真正的親密關系而存在的。除非你愿意舍棄監牢帶給你的不真實的安全感,轉而尋求真理,否則你永遠也無法穿越墻壁。

因為不管你選擇三角形中的哪一個位置,你都會決定“配角”所扮演的角色。

只有當我們愿意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完全負責的時候,我們才能拿回選擇的力量。

一旦立了愿,決定要完全為自己生活中的事負責,我們就能得到平靜和清明的心智,做出對每個人都好的選擇。

對問題負責任的態度,可以劃分成以下十個階段:
①這個爛攤子是別人的責任,應該來收拾殘局的是他們。
②這個爛攤子是別人的責任,他們是壞人,我只是個無辜的受害者。
③這個爛攤子是別人的責任,現在,雖然受害的是我,我卻必須要收拾殘局。
④這個爛攤子是我造成的,可是我實在沒辦法控制自己。
⑤這個爛攤子是我造成的,可是我可以超脫這種情形。
⑥這真是個爛攤子。我該怎么處理呢?
⑦爛攤子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生,我要學會怎么處理。
⑧這個爛攤子不是任何人的錯。我有能力處理它,并在過程中讓自己成長。
⑨這個爛攤子是我引來的。現在我可以做出對自己較好的選擇。
⑩其實,是我創造了這個爛攤子。

對,這個爛攤子是我們的一部分。于是我們得到平靜了,真的!

在我們因了解而成長后,“責任”這個詞的含義也從罪惡和羞恥變成回應和自由。


04
超越問題
從關系中獲得真正的自由

我高中時的老師韋納先生要求我們質疑有關時事、政治、歷史,以及學校的、一直被我們視為事實的所有事物。他堅持的理念是,要得到真正的知識,必須提出問題、超脫已知事物。他問了一個我無法回答的問題:“你怎么知道,你現有的信息和知識,是不是真的?”

克里希那穆提指出:我們已知的事物并不能讓我們得到平靜,或讓我們了解自己是誰。只有在我們把誤認為是“知識”的答案都拋開時,我們才能得到無限的自由。

一旦離開了“受害者的監牢”,你就能自由地體驗純真的生活,不受信念的限制,你就可以真正地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過程,從問問題開始——探詢在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的問題,如:
“這件事的事實是什么?我的念頭都是真的嗎?”
“有什么禮物或經驗,是這件事賜給我的嗎?”
“我該怎樣才能平靜地接受痛苦?”
“我現在所能感受到的最重要的感覺是什么?”
“有沒有什么能解決沖突的事實是我可以向伴侶表達的?”
“我真正想從這個狀況中得到的是什么?”
“我該怎么去愛我的伴侶?”
“我是不是該寬恕什么人?”

以上是這類問題的幾個例子。

如果能用天真無邪的心來問這些問題,你就能從中解脫,進入全然覺知的領域。一旦進入了這個領域,你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直接的方法,并體驗到自覺的愛。

圖片


寫在最后

也許有人會問,
如果人人都能100%的對自己負責,
那還要心理咨詢做什么呢?

其實,心理咨詢也是為自己負責的一種方式,
因為心理咨詢是需要付費的,
有付出就會有承擔,有承擔就會有責任,
自己付了錢尋求幫助,
跟直接從其他人那里獲得幫助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在這樣的關系中我們才能感受到平等,
也會更多的看到自己的力量,
這也就是我們咨詢師經常說的:
“來訪者才是能真正拯救自己英雄”。

-END-


国产精品jlzz视频|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观看|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伊人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777午夜精品久久av蜜臀|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久热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 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人与狗精品AA毛片|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小说|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