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咨 詢 與 心 理 健 康 服 務 平 臺
不了解孩子的氣質類型,你將永遠教不好孩子!發表時間:2019-12-20 09:29 昨天,我和朋友一起坐地鐵回家的時候,聊起了一件說起來很荒唐的事: 周末朋友帶孩子去醫院體檢,所有的項目都做完成了。本打算拿了體檢報告就要走了,但是醫生突然說:有一項寶寶的氣質檢測要不要做? 朋友當時有一瞬間的錯愕。 心想:這氣質不是天生加后天培養的嗎?怎么還能和檢查身體似的可以檢查的呢? 后來,朋友和我說:其實,當時她都不知道什么是氣質檢測,只是聽到了寶寶氣質這一塊,鬼使神差的就做了。 結果出來,自己的寶寶的氣質是中間型的。其實,朋友都不知道寶寶的氣質都有什么類型?這個中間型氣質又是什么意思? 我在和朋友下了地鐵分開回家后,上網查了一下關于寶寶的氣質是否可以在醫院做檢測。 嘿!還別說有的醫院還真可以給寶寶做氣質檢測呢。之后我又上網查了一下關于寶寶氣質的問題,網友在網上也是眾說紛紜,意見各不相同。 在此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氣質? 嬰兒的氣質,是嬰兒出生后最早表現出來的一種較為明顯而穩定的個人特征,是在任何社會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觀察到的嬰兒的個人特點。 氣質是寶寶出生后,最早表現出來的一種人格特征。 人的氣質差異是先天形成的。寶寶剛一出生時,最先表現出來的差異就是氣質差異,有的孩子愛哭好動,有的孩子平穩安靜。 大多數學者都認同,寶寶的氣質類型影響其行為方式,為今后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礎。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表現出他們一定的氣質,這主要是從性格方面開始的:孩子的脾氣、孩子的性情。 到醫院就會發現,新出生的孩子有的好哭,有的則很安靜;有的一直哭,有的一陣陣哭。 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有的調皮搗蛋,見到生人也不懼怕,有的就會很靦腆、比較安靜、害怕陌生人,氣質差異甚大。 氣質類型本身,并沒有好與壞、優與劣之分。 一般不同氣質類型的人,都會有某些積極或者消極的品質,會往著不同方向發展。所以家長在管教孩子時,要多注意孩子的氣質類型。 那么我們的寶寶又屬于那種氣質呢? 托馬斯和切斯根據不同的氣質特征將寶寶的氣質劃分為五種類型:
在國內外的研究均發現,大部分兒童都屬于平易型和中間型,并且,氣質類型在不同的年齡段的分布是相似的。 氣質是個性中最為穩定的特征。氣質的穩定性表現為:氣質不會隨個人年齡的增長而發生很大的變化。 寶寶在內向和外向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氣質特點,在他們以后的生活中也很少改變。不過,后天環境——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經歷和社會實踐——會影響兒童氣質的發展,兒童的氣質也有變化的可能。對于寶寶來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尤其重要。 氣質對寶寶有多重要? 我們經常聽被人說“關鍵看氣質”這句話,氣質在人格魅力中所占的比重不會比顏值低。 很多公眾人物,他們的長相并不佳,但我們從他們的談吐、舉止之間,發現他有極高的人格魅力! 例如:劉詩詩,她在娛樂圈不能說是最美的,但是她的氣質卻是最出眾的。優雅的坐姿、挺直的腰背和脖子、自信的神態,這些都使劉詩詩更顯得出氣像只驕傲的白天鵝。 人的氣質是很難被模仿的。這就是常說的“美人在氣質不在皮”,有時候人的氣質往往比顏值更加重要。 有氣質的孩子更加自信,對于以后遇到困難更不容易被打到。在多年以后你會發現寶寶的氣質并不依賴于外在,不管他們的衣品有多低,顏值有多差,他們都可以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表現出極大的人格魅力! 這種氣質是靠父母小時候的培養和寶寶長大后日積月累形成的,所以氣質要從小給孩子培養,日后他們做事才會變得事半功倍! |